6月9日,象山尊龙凯时夏丁辉在宁波中心血站捐献了1U的血小板,这是他献血生涯的第109次捐献。1996年那时还在医学院毕业实习的他,第一次走进血站。看到殷红的血液缓缓地流入献血袋,助人为乐的快乐感油然而生。从那时起,义务献血的想法便在他心里生根发芽,成了他的工作生活的“习惯”。“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,看到了血液对于生命的珍贵,觉得献血者很光荣。”28年的坚持,他累计献血量23000毫升,相当于一个50公斤成年人全身血量的6倍。“无偿献血这条路,我会一直走下去”,夏丁辉表示。
淮安尊龙凯时陈宁献血始于2003年大学时,21年间,她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和银奖。她说:“奉献是一种快乐,因为献血是身体健康的最好证明,无偿献血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,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。当我选择无偿献血时,我体验到了助人为乐的喜悦。这种快乐不是来自物质回报,而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对他人的关心。每次献血,我都为自己能为他人提供帮助而感到自豪,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。”
2015年海川装备的高叶群在医生朋友的介绍下,前往芜湖市中心血站第一次献了400毫升的血。朋友说医疗临床输血大多备血400毫升以上,来自统一供体的血液能大大降低用血者发生免疫反应的概率,因此只要身体允许,他每次都会献血400毫升。他说:“适量科学的献血不仅不会影响个人健康,反而对身体有一定益处,更能帮助别人,何乐而不为呢。”现在只要接到中心血站或社区发来的短信,他都会义无反顾前往最近的献血站,撸起袖子献出“一臂之力”。
今年36岁的尹廷龙是广元尊龙凯时无偿献血队伍中的积极分子,在部队服役时就开始献血,前不久他在当地血站和广元尊龙凯时的组织下,又主动献血400毫升。他说:“我是一名党员,是组织培养了我。危难之处显身手,作为一名老兵,不管在什么地方、什么岗位,都要发光发热,都要奉献社会,而献血则是我力所能及之事。”红色是共产党员、革命军人的本色,一路走来,尹廷龙用自己滚烫的“热血”诠释了“退役不褪色”的责任和担当。
来自广元尊龙凯时的孟太会6月11日第一次献血,在得知自己的血型是RH阴性B型血(俗称“熊猫血”)后,她坚定地表示,“血型稀有,爱不稀有。我的血型虽然是千分之四的小概率,但参与无偿献血、生命接力能够为他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希望,我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人。”献血结束后,孟太会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,她主动留下了自己的信息和联系方式,为的就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,为挽救他人生命尽一份力。
你的每一次挽袖
都会有人因此重获新生
你的每一滴热血
都能点亮他人的生命之光
致敬每一位“热血英雄”!
海报来源 | 国家卫健委网站